栽培抗虫棉原理(抗虫棉运用了什么原理)

栽培抗虫棉原理(抗虫棉运用了什么原理)
栽培抗虫棉原理:
抗虫棉是棉花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应该根据栽培棉花的要求,选用抗虫性强的棉花品种。例如以兴棉1号为例,对棉花中下部棉铃虫的防效明显,其生长较快,且含油量高,增产潜力大;鄂杂棉11号,是一个抗病害强的棉种,含油率高,生长势较弱,结铃多,产量较高,植株高大,含油量较高。同时,其品种还有适合当地的环境条件,该品种符合棉铃虫对环境的要求。
棉花品种之间的增抗效果
合理的增抗,可以有效抑制棉铃虫,减少其危害。现将增抗效果几个指标总结如下:
3、增抗保棉:
增抗减抗是棉花生产上一个重要的综合措施,研究表明,增抗保棉技术在防治棉花病虫害上具有良好的效果。棉花各生育阶段,由于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为培育壮苗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所以,在棉花生产上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抗措施,以发挥增抗保棉技术的作用。
4、合理轮作:
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改变某些病菌和害虫的生存环境,减轻病害的发生。如果连年种植,可以破坏病原菌和害虫的生存环境,从而使它们大量繁殖,引起病虫害的严重发生。但如果在新种棉花上使用了带菌种子,这种情况将大大增加病害的发生。因此,轮作方式必须遵循有利于病菌和害虫生存的原则。
三、加强棉花栽培管理
1、棉花播种后要盖土,增加底肥。
2、棉花种子播种后覆盖土,同时用草覆盖。
3、棉花出苗后及时揭除盖土。
4、棉花苗期不要浇水,同时也不要施肥,使棉花根系长出,才能养活。
5、棉花生长后期不需要进行根部培土,如果此时浇水,有利于增加棉花根部的通气性。
6、在棉花整枝打叉时,留下一束心叶茎。
四、化学防治
1、在早春棉花打叉之后,叶面喷施1次1000倍液的氯溴异氰脲酸(加0.2%的洗衣粉),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2、棉花茎枯病、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盲象类、棉叶螨等害虫的防治。
3、在发病初期,用500倍液的65%代森锌600~800倍液喷雾。
  •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688849.com/B5XY1PLc1y.html
上一篇:石竹栽培方案(石竹的种植与栽培)
下一篇:魔芋栽培设施(栽魔芋什么季节栽培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