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淮流域:山东省是全国最重要的产棉区,然而该区域土层浅,土质较差,富含较高的肥力,但夏季雨水少,土壤中所含的棉纤维含量高,具有虫害少、纤维粗、产量高的特点,目前已经在山东省地区逐渐形成一定的种植面积。
江淮流域:该地区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宜棉花生长,产量多,易于实现大平原、小山区的大面积种植,该区域位于江淮平原、江汉平原、黄淮平原边缘,是我国棉花大产区之一。
长江流域:江苏省是我国棉花大产区之一,在我国北方棉区主要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淮安、扬州、淮安、宿迁等地。
一般来说,长江流域种植棉花的棉田,棉株的高度、行距都在60厘米左右,密度是每亩栽2.5万株左右。这个密度是我国陆地棉密度***大的群体,并且,长江流域棉区种植的密度不需要太大。密度要根据土壤肥力、苗势、水肥条件等来确定。密度要保持适宜,如果密度过小,棉花根系发育不良,对水肥的吸收能力和转化率下降,植株容易早衰,植株下部易得病虫害,密度过大,植株间的通透性也要降低。
一般来说,当达到“0”~10°C左右时,7~8天便可以收获,这时的田间土壤水分含量***高,很容易导致棉花干枯。由于我国露天棉田,水分消耗量非常大,除了在苗期的灌溉条件下,还要注意中耕松土。
定苗要合理
种植密度合理对提高棉花单产***重要。定苗适宜的标准为苗高20~25厘米,单株分蘖3~5个,田间群体叶龄控制在15~16片,三个分蘖标准,群体茎叶在20~25片。
棉花的生育期,一般是指从开花到吐絮的这段时期,即从播种到霜降的过程。此时棉花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既长茎叶,又现蕾开花。
棉花是以收获嫩铃为主的作物。因此,生产中提倡稳施基肥、分期追肥。基肥要施足,一般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40~50公斤、硼砂0.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