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尿素的危害
1、减少农作物吸收养分
尿素是蛋白质固定的氨基酸之一,当其与水混合施入土壤后,会因损失大量的碳元素而释放出大量的氨,这对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
2、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在无土栽培中,尿素的利用率高,在作物种植中,根系难以扎入土壤,利用率仅在5%左右,而叶面喷施尿素的效果,在增产效果上非常明显。
3、施入土壤中的氨被土壤胶体吸附固定,不能被作物吸收
因化肥和有机肥料施用时混入土壤中,将尿素淋洗到土壤下层,造成尿素的挥发损失。
4、尿素在转化过程中,要经过2~10天的转化过程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转化过程中需消耗掉一些中间产物,才损失;磷肥施入土壤后,在转化过程中被土壤胶体吸附固定,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因而在土壤中,少量的尿素仍然不能被根系吸收。
5、尿素转化的速度受温度、水分、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
施用尿素的常见误区
1、尿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因此,尿素不是施入土壤就能发挥其增产效果的。
2、尿素与碳铵混用,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
3、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未转化之前,是分子态的,需要一段时间转化过程,尿素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很小,这就造成尿素与作物根系的接触减少,使尿素处于静止状态,作物很难吸收,从而降低尿素的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