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2、出苗水移植
出苗水浸泡苗干后的干苗十天左右即可定植,并且快速养护到15~20天生根。幼苗成活后再浇灌一次干净清洁的水分,保持土壤中较高的湿度,通风性佳,可有效缓解黄叶病。
3、徒长苗不耐水涝
幼苗定植之后要做好养护管理,控制浇水量,避免盆土内形成积涝。提升光照强度,不可出现光照过强、水分流失过快、营养成分缺失等情况。
4、生长期水肥需求
根据黄叶病的生长规律,适当给足营养。生长期施加营养全面的复合肥、腐熟有机肥、尿素、磷酸二氢钾等,保证营养的充足,满足幼苗生长所需,促进黄叶病的恢复。
5、感染病虫害
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褐斑病、立枯病、蚜虫等病虫害,会威胁幼苗生长,叶片开始发黄萎靡。除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外,要使用对应的杀菌除虫药剂,同时做好通风工作。
二、黄叶病发生规律
1、叶片发黄原因
不同时期的黄叶病发作的原因也不一样。
2、幼苗原因
(1)幼苗缺钙。当幼苗缺钙时,会在嫩叶基部和叶尖产生黄色斑点。
(2)苗床土壤过湿。播种后过湿导致苗床积水,尤其是在后期灌水过多时,土壤长时间处于高湿状态,根系发育不良,对钙元素吸收较弱,进而造成叶片发黄。
(3)土壤盐分含量高。对于幼苗的栽培基质,喜欢中性的土壤,一旦过碱,幼苗呼吸作用受阻,导致根系生长不良,造成叶片发黄。
3、整地质量问题
土壤太湿,会阻碍根系的正常呼吸作用,阻碍对钙的吸收,幼苗也会受到影响。整地不够精细,将土地翻耕太浅,底层土壤过于干燥,影响根系对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