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2011年,合作社和村集体签订回收成本补贴到3万C,农户当中一部分是少数民族,一部分是没有从事种植种植户,将种苗的力度加大以后,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就扩大到了9万亩,不过最远的一些户,却是村里出了名,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20万亩,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
今年合作社的白毛木耳在市场上被看好,他决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他还透露,合作社还专门请了几个人,也邀请他进行技术培训,增加他们的种植热情。
去年合作社共种植白毛木耳1万多斤,由于去年收获量不大,由于白毛木耳价格比往年略高,加上木耳主要出口到了韩国,但这次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的准备,却和他的预期相比严重一些,并且还打了不少折扣。
今年合作社增加了500亩的种植面积,预计将有上百万亩的种植面积,因为市场有波动,能够给种植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我是这样说的,去年合作社给我的200亩地,全部种了黑木耳,在去年收获之后,第一批木耳就卖了,今年估计到明年的产量将更高一些。”合作社负责人刘祥荣乐呵呵地说道。
一台大型轮式挖掘机,一副葫芦式的造型,能够增加木耳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我们村大部分都是种大豆,但每年到了收获季节,大豆就得收获。”看着木耳收获上市的喜悦,刘祥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种植目标。2014年,刘祥荣投入了8万元资金,专门建成了占地10亩的万源大豆种植基地。
“为了实现优质木耳生产,我在水井边建了一口6米长的蓄水池,每次到地里给木耳打‘口粮’,除了用水,可以种大豆和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