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一、播种期:早播能有效地控制株高,茎秆粗壮和提高产量,一般采用宽窄行种植,每667m2行距40cm,播种深度为3-4cm,播后畦面覆盖稻草,以利于保苗。
二、培育期:培育高产量、高品质小麦种子,生长发育周期约为300天,能有效缩短播种期。
三、播种量:根据品种、气候、栽培方式、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确定播种量,大田用种量在1.25kg/667m2左右。
四、催芽和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小麦种子20-30min,然后捞起播种,可有效抑制苗期病害的发生。
五、适时播种:小麦为二茬复种作物,由于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后发性,因此春季气温回升后不能播种过早,播种过晚会导致麦苗出土后基部节间过长,分蘖少,苗期生长缓慢。因此,适宜的播种期在3月上旬至中旬,一般麦收前5-7天播种为宜。
六、田间管理:1、镇压:为了防止小麦在返青后出现旺长现象,一般在返青期就应镇压,这也是冬小麦田冬季镇压的重要措施。镇压的目的,一是提温保苗,一般镇压可在起身前后进行,掌握“压无压无压”,“压后动、压后”的原则。二是踏实土壤,抑制分蘖生长,使麦根与土壤密切接触,控制分蘖的发生。三是踏实土壤,俗话说“麦怕四时”,就是在土壤化冻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于耕种粗放、基肥施用不足、苗子长势较弱的麦田,待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可使小麦苗情转旺,起到控旺转壮的作用,利于小麦分蘖,提高成穗率。四是消灭杂草,于11月底前进行化学除草,可在春季将杂草全部拔除,降低田间杂草基数,减轻来年病虫害的发生。五是浅锄,有利于土壤通气通气,防除坷垃,使土壤沉实,提高地温,防止根系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