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宁(5.248010-5.27),是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与河北海大集团共同研发的平菇产业技术创新项目。该项技术成果采用“滚轮加工生产线”、“赤粘粉栽培”、“冻干隧道栽培”、“滑溜隧道栽培”、“滑溜隧道栽培”等10余种栽培技术,利用了平菇的抗逆性强、种植产量高、采收期长等特点。
(二)设施栽培平菇标准化生产的关键
1.栽培季节选择。(1)日光温室栽培应安排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日光温室内温度白天要保持在25°C~30°C、夜间温度保持在15°C~18°C。
(2)双膜、拱棚栽培应安排在3月中旬~5月上旬,双膜、拱棚栽培应安排在6月中旬~8月上旬。
(3)日光温室内湿度应保持在60%~70%。
(4)温室内外温差应小于10°C。
2.培育壮苗。(1)选种。
(2)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的抗病优质菌株,要求茎粗(直径)高、叶片肥厚、无病虫害、无机械伤害的优质壮苗。(3)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2%~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以减少菌源。
(4)栽培密度。亩3500~4000株,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宜密不宜稀。
(5)栽培时间。8月下旬~9月下旬播种,可在次年2月上旬~3月上旬出菇。
三、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7~8月份可露地栽培,9月份可利用遮阴棚(夏棚)栽培。
2、栽培方法。栽培袋可利用各种菇木制作,规格可根据培养料的原料类型而定。可采用直径25~40厘米的木棒,菌种可采用二次扩穴法。按菌龄不同可分成1段,每段需接种60~80段。